柏科 Cupressaceae 水杉属 Metasequoia
形态特征
生活型:落叶乔木;
株:高达50米;
茎:树干基部常膨大;树皮灰色、灰褐色或暗灰色,幼树裂成薄片脱落,大树裂成长条状脱落,内皮淡紫褐色。
枝:大枝不规则轮生,小枝对生或近对生,侧生小枝排成羽状,长4-15厘米,冬季凋落;
叶:叶、芽鳞、雄球花、雄蕊、珠鳞与种鳞均交互对生;叶线形,质软,在侧枝上排成羽状,长0.8-1.5厘米,上面中脉凹下,下面沿中脉两侧有4-8条气孔线;
花:雄球花在枝条顶部的花序轴上交互对生及顶生,排成总状或圆锥状花序,通常长15-25厘米,雄蕊约20,花药3,药隔显著;雌球花单生侧生小枝顶端,珠鳞9-14对,各具5-9胚珠;
雄球花:雄球花在枝条顶部的球花枝上交互对生及顶生,排成总状花序状或圆锥花序状,通常长15-25厘米,雄蕊约20,花药3,药隔显著;
雌球花:雌球花单生侧生小枝顶端,珠鳞9-14对,各具5-9胚珠。
果:球果下垂,当年成熟,近球形,张开后微具四棱,稀长圆状球形,长1.6-2.5厘米,径1.5-2.2厘米;种鳞木质,盾形,顶部扁菱形,中央有凹槽,下部楔形;
种子:种子扁平,周围有窄翅,先端有凹缺;子叶2,发芽时出土;

图 1 水杉
生态习性
国内产地:水杉这一古老稀有的珍贵树种为我国特产,仅分布于四川石柱县及湖北利川县磨刀溪、水杉坝一带及湖南西北部龙山及桑植等地海拔;自水杉被发现以后,尤其在解放以后,我国各地普遍引种,北至辽宁草河口、辽东半岛,南至广东广州,东至江苏、浙江,西至云南昆明、四川成都、陕西武功,已成为受欢迎的绿化树种之一。湖北、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等省用之造林和四旁植树,生长很快。
国外分布:国外约50个国家和地区引种栽培,北达北纬60度的列宁格勒及阿拉斯加等地,在零下34℃及47℃的低温条件下能在野外越冬生长。
特有性:特有单种属;
生境:在河流两旁、湿润山坡及沟谷中栽培很多,也有少数野生树木,常与杉木、茅栗、锥栗、枫香、漆树、灯台树、响叶杨、利川润楠等树种混生;水杉为喜光性强的速生树种,对环境条件的适应性较强。
海拔:750-1500m;
物候期:花期4-5月,球果10-11月成熟;
功用价值
经济价值:边材白色,心材褐红色,材质轻软,纹理直,结构稍粗,早晚材硬度区别大,不耐水湿;可供房屋建筑、板料、电杆、家具及木纤维工业原料等用;生长快,可作长江中下游、黄河下游,南岭以北、四川中部以东广大地区的造林树种及四旁绿化树种;树姿优美,又为著名的庭园树种;
参考资料:中国植物志、百度百科、iplant植物智等
编辑:李天成
审核:肖昌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