杜鹃花科Ericaceae 杜鹃花属Rhododendron
别名:中原氏杜鹃、唐杜鹃、照山红、映山红、山石榴、山踯蠋、杜鹃花、山踯躅、那克哈杜鹃
形态特征
生活型:落叶灌木;
株:高达2米;
枝:枝被亮棕色扁平糙伏毛;
叶:叶卵形、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,具细齿;
花:花2-6簇生枝顶,花萼5深裂,花冠漏斗状,玫瑰、鲜红或深红色,5裂,裂片上部有深色斑点;雄蕊10,与花冠等长,子房10室;
果:蒴果卵圆形,有宿萼;

图1杜鹃的花

图2杜鹃的果实

图3杜鹃的叶
生态习性
国内产地:产华东、两湖、两广及西南东部;为典型酸性土指示植物;
生境:山地疏灌丛或松林下,为我国中南及西南典型的酸性土指示植物;
海拔:500-2500m;
物候期:花期4-5月,果期6-8月;
价值功用
杜鹃有较为广泛的药用价值,据《中药大辞典》等有关中医药文献记载:杜鹃花味酸甘,有活血调经之效,可治跌打损伤、风湿关节痛等疾病;因花冠鲜红色,可作花卉植物,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;杜鹃还能监测有毒气体,当空气中有二氧化硫、一氧化氮时,杜鹃叶片会出现斑纹,边缘开始枯萎;
参考资料:中国植物志、百度百科、iplant植物智等
编辑:王欣怡
审核:肖昌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