杜仲科Eucommiaceae 杜仲属Eucommia
别名:胶木
形态特征
生活型:落叶乔木;
株:高达20米,胸径1米;
茎:树皮灰褐色,粗糙,植株具丝状胶质;
枝:芽卵圆形,光红褐色;
叶:单叶互生,椭圆形、卵形或长圆形,薄革质,长6-15厘米,宽3.5-6.5厘米,先端渐尖,基部宽楔形或近圆,羽状脉,具锯齿;叶柄长1-2厘米,无托叶;
花:花单性,雌雄异株,无花被,先叶开放,或与新叶同出;雄花簇生,花梗长约3毫米,无毛,具小苞片,雄蕊5-10,线形,花丝长约1毫米,花药4室,纵裂;雌花单生小枝下部,苞片倒卵形,花梗长8毫米,子房无毛,1室,先端2裂,子房柄极短,柱头位于裂口内侧,先端反折,倒生胚珠2,并立、下垂;
果:翅果扁平,长椭圆形,先端2裂,基部楔形,周围具薄翅;

图1杜仲的叶

图2杜仲的胶

图3杜仲整株
生态习性
国内产地:分布于西南东南部、华中、西南东部至浙江等省区,现各地广泛栽种;
生境:低山,谷地或低坡的疏林里,对土壤的选择并不严格,在瘠薄的红土,或岩石峭壁均能生长;
海拔:300-500m;
物候期:花期4月,果期10月;
价值功用
经济价值:可供用材及工业原料,树皮药用,种子含油;
植物文化:其皮折之,白丝相连,江南谓之檰;初生嫩叶可食,谓之檰芽;——《本草纲目》
参考资料:中国植物志、百度百科、iplant植物智等
编辑:王欣怡
审核:肖昌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