茜草科Rubiaceae 栀子属Gardenia
别名:野栀子、黄栀子、栀子花、小叶栀子、山栀子
形态特征
生活型:灌木;
株:高达3米;
叶:叶对生或3枚轮生,长圆状披针形、倒卵状长圆形、倒卵形或椭圆形,长3-25厘米,宽1.5-8厘米,先端渐尖或短尖,基部楔形,两面无毛,侧脉8-15对;叶柄长0.2-1厘米;托叶膜质,基部合生成鞘;
花:花芳香,单朵生于枝顶,萼筒宿存;花冠白或乳黄色,高脚碟状;
果:果卵形、近球形、椭圆形或长圆形,黄或橙红色,长1.5-7厘米,径1.2-2厘米,有翅状纵棱5-9,宿存萼裂片长达4厘米,宽6毫米;种子多数,近圆形;

图1栀子的花

图2栀子的叶
生态习性
国内产地:产于山东、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台湾、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香港、广西、海南、四川、贵州和云南,河北、陕西和甘肃有栽培。
国外分布: 国外分布于日本、朝鲜、越南、老挝、柬埔寨、印度、尼泊尔、巴基斯坦、太平洋岛屿和美洲北部,野生或栽培。
生境:旷野、丘陵、山谷、山坡、溪边的灌丛或林中。
物候期:花期3-7月,果期5月至翌年2月;
价值功用
栀子具有泻火除烦,清热利湿,凉血解毒的作用,能疗目热赤痛,胸心大小肠大热、胃中热气等症,在《名医别录》和《本草新编》中有记载。栀子花可用于制作茶饮饮用,可与面粉和油调匀制作糕点食用。南方的栀子春芽秀美翠绿,夏花素洁芬芳,也是一种美丽的观赏植物。栀子是秦汉以前应用最广的黄色染料,它的果实中含有的藏红花酸可染黄的布料。《汉官仪》记有:“染园出栀、茜,供染御服。”说明当时染最高级的服装用栀子;
参考资料:中国植物志、百度百科、iplant植物智等
编辑:王欣怡
审核:肖昌龙